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長效調控機制將讓樓市價值回歸

  調控是十幾年來中國房地產市場中從來沒有缺少過的關鍵詞,而在調控的背後,則是房價的不斷快速上漲。尤其是當前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過快,讓一些購房者開始對以行政化手段為主的調控失去瞭信心。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市場對於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意味著房地產調控將逐漸改變以往的行政手段為主的局面,使整個調控呈現長效調控逐步接棒行政化調控的趨勢。

  今年2月20日"新國五條"出臺,3月1日,國務院針對樓市的"新國五條"細則問世。在這個細則中,首度明確瞭"稅務、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密切配合,對出售自有住房按規定應征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但誰也沒有想到,2013年的首輪調控竟然成為瞭今年樓市整體復蘇的一個新坐標。

  隨著年末臨近,房價步步高漲的現實,使一些地方政府感到憂心忡忡。來自國傢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21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價格同比漲幅超過10%。其中,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新房價格漲幅連續兩個月超過20%,這尚屬首次。杭州、南京、廈門、武漢等二線城市的房價同樣漲幅較大。

  房地產市場越調控,房價越漲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正因為如此,才會引發一輪比一輪嚴厲的調控措施。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所謂的"越調控價越漲"不過是一個假象,房價的上漲與調控並無直接關系,供需失衡的局面,才是導致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因為集聚瞭過多的資源,市場需求始終旺盛。但是由於此前兩年的土地供應相對不足,導致如今房屋供應偏少,因此這些城市的房價易漲難跌。

  樓市陷入"越調控價越漲"怪圈

  如何讓房地產市場走出"越調控價越漲"的怪圈,實施市場化改革顯然才是最主要的出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建立城鄉一體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等,為下一輪的調控指出瞭明確的方向。10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政治局學習時強調,隻有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可以看出,這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提法是一致的。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今後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改革方向便是調控更市場化,堅持"去投資化",最終通過長效、可持續性、穩定有效的市場、經濟手段使市場回歸以自住需求為主,逐步讓限購等行政化手段退出市場。

  業內人士指出,從調控思路來看,經濟手段、市場手段調控將深遠影響整個房地產市場的格局及未來走勢。從短期內可操作的樓市長效調控機制來看,極有可能先期形成一個可操作的、簡單的長效調控體系,然後逐步向土地、金融、財稅等多方面進行改革,最終形成樓市長效調控機制。

  長效調控有望接棒行政化調控

  雖然從中長期來看,限購等行政化手段和措施勢必會退出歷史舞臺,長效調控機制或將從今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後開始接棒以行政化為主的調控手段,但是臨時性措施在短期內顯然還難以全面取消。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因為長效調控機制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的,其中每一項機制都需要相當的時間才能建立和完善。僅以房產稅為例,從提出到在上海、重慶兩地試行已經多年,但至今仍未全面普及,因為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都需要全方位考慮,堪稱是一項龐大的工程。

  從10月末開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先後收緊樓市政策,將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七成,廣州還提高瞭限購門檻。隨後,包括福州、廈門、武漢、南昌、西安、鄭州、沈陽在內的大量二線城市跟進調整。這些調控新政的目標隻有一個,即控制房價。當前涉及樓市調控的考核中,共有房價漲幅、保障房建設和土地供應三項主要指標。根據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的數據,與前兩項指標不同,房價控制目標立足市場終端,最為購房者所感同身受,也最受外界關註。不過,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思路後,房價控制目標這一考核指標有可能在明年遭到摒棄。取而代之的,則可能加強在市場供應端的考核。



新聞來源http信貸貸款率利年息缺錢急用哪裡借錢://dl.house.sina.com.cn/news/2013-12-12/08322534531.shtml

整合負債條件南投代書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llyfle40 的頭像
    hollyfle40

    hollyfle40的部落格

    hollyfle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